兴农评丨村民群里发言被罚款,反映基层治理三大现象
(兴农评,时长共2分51秒)
三农大小事,群里尽在兴农评。被罚
近日,款反天津一村民因在村联络群里发言被罚款,映基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兴农现象据报道,评丨该村委会工作人员在群内通知要求村民登记三轮车四轮车,村民层治村民询问“老年三轮也算吗”,群里而后被告知需缴纳200元罚款,被罚理由是款反“根据村规民约,在群里说话要罚款”。映基更讽刺的兴农现象AG超玩会入口是,村内还有人因误操作就被罚款,收据上竟还写着“违规自愿交款”。
这一事件看似荒诞,实则反映了基层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村民为何不能在微信群里发言?可以想象,村委对微信群的定位就是发布通知,仅从自身工作便利出发,而不是将微信群作为沟通工具。联络群仅有一方声音,且不允许群众发言,那为何称之为联络群?这实则是基层治理中议事协商渠道被人为阻断的体现。基层治理强调“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
其次,村民发言就要罚款被指是“村规民约”,那么,村规民约如何形成?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基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授权而制定,应当是村民共同商议、共同遵守。村规民约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制定的,是用来填补法律空白,而不是用来替代法律。少数村集体存在不合理的规定,往往用“村规民约”来搪塞,甚至觉得理直气壮。村民在微信群中发言即被罚款,这一“村规民约”是否经过村民大会讨论?村集体又是否具备罚款这一行政处罚权力呢?这实则是基层治理中将村规民约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表现。
第三,在此事件中,村委虽无恶言,但为何态度如此傲慢?因为村委错将自身的管理职责定位为“统治”,所以直接切断与村民沟通的渠道,甚至对企图沟通的村民给予惩罚。这其实是基层治理中管理者定位错误,拿着扫帚当令箭的常见现象。村委会的权力来源于村民的授权,应当对村民负责、为村民服务,而不是滥用权力、肆意妄为。
基层治理无小事,“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行政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村委如果不能摆正位置,秉持服务态度,溃于蚁穴并不是骇人听闻。
【作者】杨雪
【出镜】杨娉婧
【拍摄】方壮玮 杨雪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中国红十字会向缅甸地震灾区提供紧急人道援助
- ·权威发布!梅州发现2名省外返梅人员核酸检测阳性个案!
- ·紧急提醒!深圳近期来(返)梅人员请速报备!
- ·“神兽”即将归笼,筑牢“防疫墙”!梅州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准备好了!
- ·清凉阅读 市民图书馆里“充电”忙
- ·梅州5所新建、改扩建学校今秋开学!新增公办学位8820个
- ·学法规、辨假酒、认识野生动物...2022年梅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来了!
- ·过去24小时,我市出现中雷阵雨,最大雨量在五华县转水镇!
- ·南沙客运港清明假期增开往来香港航班
- ·市商务局举办稳外贸政策宣讲暨外贸企业风险防控培训会
- ·闽粤联网工程交流部分广东侧正式投产
- ·梅州客家对阵石家庄功夫!足协杯第二轮抽签结果揭晓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参与“两新”的政策环境
- ·今日“神兽归笼”!掌上梅州带你直击开学第一天→
- ·新面貌!梅州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换“新装”啦
- ·惊险!9岁女童独自骑脚踏车向高速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