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持续走高,市监总局:读懂检测报告,防范首饰消费陷阱
近期,金价检测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的走高总局j9消费热度也随之增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监首饰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读懂应防范消费陷阱,报告保障个人权益。防范
首先,消费陷阱珠宝贵金属首饰的金价检测价格与其类别和等级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高价格的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了解必要的走高总局j9质量标准常识。例如,市监首饰珠宝玉石类产品的读懂主要国家标准包括《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和《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等,其中列举了常见珠宝玉石的报告检测和命名方法。其次,防范要了解珠宝贵金属类产品的标识管理要求。例如,贵金属类产品必须有明确的印记(指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标签等。如果商家宣传首饰为贵金属类产品却没有相应标识,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此外,消费者应当查看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消费者要确认检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所用检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要核对报告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贵金属类产品应检查是否依据国家标准对纯度命名,以重量结算的贵金属类产品是否有准确的重量数据等。
消费者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就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来源:市说新语
- ·中超联赛:广东两队一胜一负,“上海德比”平局收场
- ·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梅州市举办“专精特新”企业专业讲座
- ·宣传诚信理念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梅州市建设工程企业及从业人员行为加分扣分标准》7月执行!
- ·30条“禁令”发布!梅州给校外培训机构“立规矩”了!这些红线不能踩...
- ·8岁“舞狮女孩”惊艳春晚后 传承的故事还在继续
- ·守护稳稳的幸福!明日,这个活动在梅城客都汇广场约你!
- ·圆梦军旅!7月1日开始下半年女兵应征报名
- ·新鲜菜,送到家!梅州本土品牌“圩日优鲜”社区电商平台上线
- ·央行3月开展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 ·全力以赴“修复”受损道路,“公路人”“交通人”在行动!
- ·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梅州市举办“专精特新”企业专业讲座
- ·圆梦军旅!7月1日开始下半年女兵应征报名
- ·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发生6.9级地震
- ·梅州交警开展统一清查行动!保障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 ·深耕乡村助推产业振兴!冯招文回到基层后积极宣讲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 ·撸起袖子为生命“加油”!梅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组织无偿献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