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度丨玉米芯、野草、甘蔗渣……农业废弃物进出口后竟然变成宝!
点击图片进入“农度”专题
我们啃完玉米剩下的玉米芯,出口到韩国竟然摇身变为养生茶?
尼泊尔农民随手烧掉的农度野草、稻谷壳,丨玉甘蔗中国专家却说要掏钱买?
新华社图片
俗话说,“汝之砒霜、野草业废彼之甘饴”,渣农在某一地域被视为无用的弃物农业废弃物料,在另一地可能焕然一新,跃升为炙手可热的商品。近年来,中外农业科研专家们在不同领域内开展了一系列颇具环保智慧的AG超玩会“引进来”与“走出去”行动,有力推动了变废为宝的绿色经济“双循环”。
进口青贮饲料,养育优质牛羊
当听到中国有意进口稻谷壳和玉米杆等农作物“废料”时,尼泊尔工业、商业和供应部新闻官耶贾·拉杰·卡雷尔感到不可思议。然而,全面了解该项目后,卡雷尔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这个项目非常出色,它将使许多尼泊尔农民受益。我们部门将全力支持这一举措。”
原来,作为传统农业国家,尼泊尔的农业产值占据其国内生产总值近三成。然而,尼泊尔农民长期以来面临着如何有效处理农业废弃物的难题。
与此同时,在喜马拉雅山的另一边,中国西藏地区正面临另一个问题——牲畜草料短缺。据珠峰农投公司尼泊尔项目技术专家董其军介绍,西藏草场的绿期仅有三个月,这意味着牛羊在大半年的时间里都缺乏饲料。
藏区牧民。新华社图片
以日喀则地区为例,当地每年需要约147万吨饲料。如果从青海将干草运送到日喀则,每斤干草的价格在1.4元至2元之间,而优质青稞的收购价也只有2.3元一斤。按照这个价格,在西藏发展养殖业似乎是条“死路”。
此时,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借助邻国尼泊尔的资源?日喀则和尼泊尔接壤,运输距离仅为从中国其他地区到西藏路程的四分之一,可以节省至少一半运费。
董其军于2019年3月前往尼泊尔调研,他发现尼泊尔的甘蔗渣、油粕、野生象草等都是优质的饲料源。“通过使用尼泊尔的饲料,有望缩短养殖时间,例如羊,从三年出栏缩短至一年出栏,同时提升其品质。”
2023年7月,装载首批80吨尼泊尔青贮饲料的十辆卡车从尼南部城市珀勒德布尔起运,进入日喀则市。
“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我们真正从中受益。”尼泊尔农民苏詹·哈马尔就是这一合作的受益者之一,“我们每年种植三季玉米,和公司签订合同后交易简便快捷,不用找买家,不用等待,我们按时交易,收购价格也很好。”
尼泊尔农民。新华社图片
如今,青贮饲料生产产业在尼泊尔逐渐发展壮大。仅尼泊尔天域国际有限公司一家生产商,就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新建3-4家加工厂,预计青贮饲料年出口量将达到30万吨。
一名尼泊尔农业专家认为,假如能引进中国领先的牧草及农业技术,青贮饲料有望成为尼泊尔对华出口首个上亿美元级别的项目。
出口金色“废物”,赚回绿色财富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玉米芯是食用完玉米后的厨余垃圾;即使在农村地区,玉米芯也只是可以用来烧火的废弃物。然而,在韩国,这一看似普通的农业废弃物却是备受青睐的日常饮品原料。
据了解,韩国人特别喜欢喝玉米芯泡的茶。他们认为,玉米芯茶有降火、缓解眼疲劳、助眠等功效,有人把玉米芯茶当成每天必备的饮品。在韩国的超市里,仅仅被简单包装的四五根玉米芯,价格也达到2000韩元(人民币约10元),相当于一根玉米芯就要被卖到2块钱。
图片来源:亚马逊
除了韩国,日本也大量进口中国玉米芯。他们利用玉米芯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粗蛋白以及糖类等有益成分的独特优势,将其加工成食用菌培养基。
统计资料显示,近三年中国玉米芯产品已成功远销至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总量达36154吨,实现外汇创收1767万美元。其中,日本市场对中国玉米芯的需求量最高,达11250吨;缅甸则在交易金额上拔得头筹,总计进口了价值604万美元的玉米芯。
目前,我国也在研究玉米芯的深加工产品。如被誉为下一代“超级燃料”的糠醇,因其高能量、可降解,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燃料和推进剂中。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品质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研发,成功实现废弃玉米芯高效合成生物基糠醇,产率达到0.54g/g木聚糖(即每克木聚糖中可以提取0.54克的糠醇,而玉米芯中的木聚糖含量为35%-40%)。此外,糠醇还可以用于合成各种性能的呋喃树脂,用作胶黏剂、涂料、绝缘材料、增塑剂、添加剂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铸造等领域。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同样将玉米芯“变废为宝”的,还有山东省郓城县山东协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圣泉唐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它们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L-阿拉伯糖”“生物木糖醇”等多类深加工糖产品。其中,“L-阿拉伯糖”因为可以抑制身体脂肪堆积,被用于防治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被列为国家新资源食品,远销东南亚、美国、西欧、加拿大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河南省周口市则引入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利用秸秆、碎玉米芯栽培食用菌,实现了订单化销售种植,产品不仅在国内俏销,还出口巴西、美国、日本等地。
图片来源:周口日报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利用,不仅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必要之举,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在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大潮中,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转型的关键路径。在这方面,充满机遇的国际贸易大市场犹如一个强大的引擎,为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双循环”模式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参考资料:
新华社《首批尼泊尔青贮饲料起运出口中国》《中尼创新合作方式造福两国农牧民》
长江日报《妙手“催化”,废弃玉米芯变身重要化工原料》
周口日报《太康小蘑菇成就大产业》
中国海关总署《济南海关助力“中国糖”甜出海外》
格兰德信用报告《中国玉米芯出口哪个国家最多?》
每日粮油《玉米全身都是宝》
【记者】方壮玮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仔猪市场封锁“机缘之门”,凭AI年利润涨200%,牧原、温氏、京基智农等相助白热化
- ·快讯|市拥军家居商场、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揭牌
- ·我市组织参加2023年二季度全区商务经济暨“破零倍增”推进工作视频调度会
- ·贵港日报社喜获四项全国大奖
- ·外来媳妇引产业到“婆家” 带领村民种植药材共致富
- ·快讯丨全区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工作会议暨基层服务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市举行
- ·今年前3月我市就业形势稳定
- ·快讯丨郑清秀到我市调研
- ·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被成功确认
- ·桂平市入选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鹏率队到我市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调研交流活动
- ·全市首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艺术表演类)总决赛圆满落幕
- ·“体重规画年”奈何样吃?“中山香农”美食攻略已经上线
- ·郑清秀带队到我市调研
- ·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构建高效运输体系 ——为新时代南宁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交通支撑和稳健运输保障
- ·桂平市“五一”假期接待游客40.48万人次
- ·流溪河2050㎡鱼类“安居房”开工!从化区铺设家养鱼巢呵护生物多样性
- ·快讯丨我市“青春号”公交车正式开通
- ·贵港北港码头获评为全国三星级“绿色港口”码头
- ·快讯丨我市木业产业专题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在城区召开
-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 ·我市部署推进“交所合一”勤务机制改革
- ·我市组织参加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度电视电话会议
- ·朱会东到贵港高新区(粤桂园)调研项目建设时强调 锚定目标 大干快上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 ·湛江红树林:呵护生态国宝 绘就绿美新篇丨寻美南粤①
- ·朱会东到贵港高新区(粤桂园)调研项目建设时强调 锚定目标 大干快上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