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年,有文化味儿!
歌舞齐亮相、梅州年醒狮闹新春、有文非遗美食展……2023年春节期间,化味AG超玩会入口我市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梅州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有文方式,推出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化味营造喜庆浓厚的梅州年节日氛围,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有文新需求、新期待,化味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梅州年AG超玩会入口
“文化大餐”上云端
足不出户长见识
“早在殷商甲骨文中便已有‘兔’字,并有很多刻写之法......”1月17日,化味梅州市剑英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日出新卯 春暖兆福”2023年新春典籍线上文化展,梅州年该展涵盖了“兔”字的有文演变、除夕、化味祭灶、元旦朝贺等内容,让广大读者在书香中了解内涵丰富的春节习俗。据市剑英图书馆副馆长李梦霞介绍,该馆还开展了“书墨飘香 悦享新年”“网络书香•阅见美好”春节传统文化专题数字阅读推广、“新年新朝气•诗中忆年俗”竞答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广大市民可通过“梅州市剑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参与,培养阅读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日出新卯 春暖兆福”2023年新春典籍线上文化展
市文化馆则以“非遗”为主题,开展“兔气扬眉‘非’你莫属”梅州非遗美食线上展览,在梅州市现有417个非遗代表项目名录中挑选有关美食类项目进行分类梳理,涵盖了圆圆粄粄端上来、骑楼老街藏记忆、一村一味一乡愁、客家豆腐文化、客家酒文化、客家茶文化系列专题。此外,通过线上展播展示首届梅州市群众文艺汇演暨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优秀原创音乐、舞蹈作品15个,优秀群众文艺节目14个,包括歌伴舞《祖国万岁》、旗袍秀《谪仙》、传统舞蹈《马灯舞》等。市民陈晓乐通过“梅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参与了上述线上活动,她说:“足不出户也能了解非遗美食,欣赏精彩的表演,既长了见识,又丰富了假期精神文化生活。”
线下活动人气旺
欢度春节喜庆多
22日下午,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在梅城院士广场开展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演出由独具特色的恭贺新春歌曲《山歌声声贺新春》拉开帷幕,随后,歌曲《回家吃顿团圆饭》、琵琶与舞蹈《雨碎江南》、山歌表演唱《乡村振兴处处春》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落座观看。“该活动分9场次,在9个不同的地方进行演出,有歌舞、小品、朗诵、相声等节目。”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吸引众多市民观看。
梅县区石坑镇亦是热闹非凡, “齐欢接卯春•狮舞迎新年”醒狮活动现场,舞狮人扎马步拿起狮头,踏着鼓点舞动起来,时而高高跃起,时而翻滚扑地,或喜怒动静,或勇猛威严,博得现场村民阵阵掌声和喝彩。“在岭南民俗中,醒狮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锣鼓一响,黄金万两’的醒狮助兴。”石坑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镇一直有醒狮闹新春的习俗,旨在用最传统的方式向石坑人民拜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品年味、贺新春。
除了精彩纷呈的线下演出,中国客家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华侨博物馆等展馆春节期间不打烊。“瑶岭长歌——瑶族文化展” “弘扬侨乡红色传统 赓续艰苦奋斗精神书画篆刻展”“弘扬风眠精神——梅州市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等文化展览将持续展出,市民群众可在网上预约免费参观。
市民在市非遗展示馆参观。
文/梅州日报记者:张莹娜 吴丽伶
图/梅州日报记者:林翔
编辑:刘滨
审核:练海林
- ·外交部:敦促加拿大为中加企业开展正常贸易和合作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环境
- ·梅州近五万名学生参加体育中考,跟着记者镜头看看去~
- ·进一步打响“梅州文化”品牌!2019年文艺“双精”工程颁奖仪式暨文艺展演晚会今晚举行
- ·“2020年五华公共债”成功发行!发行利率4.35%,创2017年以来全国同评级同期限发债最低利率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参与“两新”的政策环境
- ·“粽”情端午 情暖梅州~端午这样“拍了拍”我们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丨红色题材做出新意,《血色三河》易“燃”易“炸”!
- ·报名即将截止!“创客广东”梅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培训会今日举行
- ·旅客腰缠珍珠闯关 海关关员慧眼识破“珠”丝马迹
- ·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020年度星级示范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 ·七届市委第七轮巡察完成第二批单位进驻!四个市直单位党组织接受“政治体检”
- ·@梅州人 全国普速铁路6月20日实施电子客票 ,梅州火车站将实现“一证通行”
- ·提升安全意识 增强避险能力
- ·@梅州人 一波“看得见”的6.18福利,5000万礼包组团来袭→
- ·梅州23家!广东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示范基地名单公示
- ·市委书记陈敏为高三学子支招:学会“考一门过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