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河洛来 豫粤一家亲|穿汉服,学版画!一起走进开封沉浸式体验国潮魅力
10月20日,河洛“客从河洛来 豫粤一家亲”网络互动引导活动走进开封。家亲进开浸式由豫粤两省的穿汉AG超玩会入口网络名人、媒体记者、服学封沉企业家、版画文化名家组成的起走采访团参观了解州桥及汴河遗址历史,穿上古色古香的体验汉服浏览朱仙镇启封故园,沉浸式体验国潮魅力。国潮
州桥及汴河遗址:历史与文化的魅力见证
州桥,名为汴州桥,河洛AG超玩会入口作为开封历史上著名的家亲进开浸式桥梁,始建于唐朝建中二年(781年),穿汉由宣武军节度使李勉在重修汴州城时所建,服学封沉见证了这座古城的版画繁荣与变迁。北宋汴京城扩建后,起走州桥成为了连接皇宫和南城门的南北御道与横贯城市的汴河交汇处的水陆交通枢纽。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开封市修筑下水管道时意外发现了州桥遗址。经过后续的考古发掘,北宋州桥遗址于2022年9月28日重见天日。
汴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河流,曾是北宋时期国家漕运枢纽和经济命脉。汴河遗址是北宋东京城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重要部分。在考古过程中,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地层、河道淤积形态以及宋代石壁等重要遗迹。特别是宋代堤岸石壁上雕镌的海马、瑞兽、鹤禽、祥云浮雕纹饰,构成了巨幅长卷,再现了北宋《东京梦华录》所载的胜景。
在遗址现场,讲解员向采访团介绍了近年来在州桥及汴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包括珍贵文物的出土及遗址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采访团通过州桥及汴河遗址详细了解北宋东京城的城市布局结构、大运河文化以及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等内容。现场的一处处考古遗迹将开封城的历史变迁在大家眼前缓缓展现。这些成果不仅为研究开封乃至中国古代城市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朱仙镇启封故园:沉浸式体验国潮魅力
当天下午,采访团来到朱仙镇启封故园,换上汉服,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古代社会。启封故园内,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的景观,让大家流连忘返。采访团漫步在园区内,欣赏着各种菊花展品,感受着菊花展带来的视觉盛宴。
启封故园里,采访团不仅亲身体验了木板年画的印刻工艺,还参与了别开生面的国潮篝火晚会,度过了一个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夜晚。在这里,他们动手参与从选板、雕刻、上墨到印刻的木板年画制作全过程,虽然手法生疏,但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份传统艺术的魅力之中,感受着木板年画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价值,体会每一步中凝聚着的传统手艺人的心血和智慧。
夜幕降临,一场国潮篝火晚会即将上演。晚会现场,演员们身着华丽的古装,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国潮表演。在篝火旁,采访团成员们与园区演员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欢乐时光。晚会现场的表演中还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活力。
“开封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它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美食文化,为我提供了丰富的传播素材。”网络名人陈晨光表示,他将通过自己的镜头,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开封,他相信开封这座古城未来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品味和感悟。
南方网、粤学习见习记者 王子瑜
-
中国造桥“神器”成就多个“世界之最”2141家!广东省标杆家庭农场以及标杆农人业余相助社入围名单公示南繁“卑劣”的一条虾,扛起“打赢水产种业翻身仗”大旗!海南这条虾苗提供天下!朱砂一点群龙活!广东龙眼村迎上百龙舟来点睛河北承德市宽城县发生2.8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Guangdo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shine in Italy for more export opportunities遨游旺建议荔枝热卖!高州白糖罂成热门货(潮汕话版)严酷侵略“农资忽悠团”,肥料选购谨记5点一季度白云边检入出境外国人达126.5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45.7%广东醒狮初次亮相喀什古城,饰演者是江门“小萌娃”
- ·“来雅安,享大熊猫式漫生活”
- ·医疗援疆师带徒,助力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医疗效率水平周全提升
- ·实现率达87%!往年广东已经实现工程毁林122.58万亩
- ·一抹葱绿进城来!连州菜心亮相“大湾区地铁1号线”
- ·东北夫妻自称开店遭“刁难”停电?江苏淮安市监部门通报
- ·玩清晰了!清远鸡亮相文博会,多款文创产物让“鸡横蛮”活起来
- ·广东设置12355中高考减压专线,为考生提供全天候服务
- ·9日上午广东大范围降雨 多个城市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 ·勇抢“黄金72小时” !中国地震局第二批专家赴缅开展地震救援
- ·广东高考评卷已正式开始 预计6月21日前结束
- ·7月1日起,广州、深圳试点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
- ·石宇奇超越安赛龙!国羽男单选手时隔8年重夺世界第一
- ·中国岳麓蓝天救援队在缅甸地震灾区成功救出1名幸存者
- ·欧盟推迟对华行动,如何理解?
- ·驻四会石狗镇使命队:“智改数转”掀开村落子复原新次元
- ·如何改变“医生荒”?化解儿科就诊看病难有哪些措施?